民间偏方
接口调用 意见/报错
登录 / 注册

雪卡毒素不可小视

发布时间:2012-03-10
继今年9月份广东汕头发生50多人因进食含有%26ldquo;雪卡毒%26rdquo;虎斑鱼而中毒的事件后,11月13日中山市又发生一起进食%26ldquo;老虎斑%26rdquo;导致80余人食物中毒的事件,深圳市也发生了几起类似事件。到目前为止,广东省内%26ldquo;雪卡毒%26rdquo;中毒人数已有上百人。为何有关部门一再提醒仍有中毒事件发生?看来,人们对%26ldquo;雪卡毒%26rdquo;还没有足够的认识。
据专家介绍,带有雪卡毒素的珊瑚鱼广泛存在于太平洋、印度洋等热带、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周围和近海岸,全世界约有400多种,我国有30多种,主要分布在广东、南海诸岛,其中包括海产品市场和餐桌上常见的老虎斑、东星斑、西星斑、杉斑、苏眉等石斑鱼和鲈鱼等。雪卡毒素属于神经毒素,无色无味,脂溶性,不溶于水,耐热,不易被胃酸破坏,主要存在于珊瑚鱼的内脏、肌肉中,尤以内脏中含量最高。
专家表示,雪卡毒素并非鱼类与生俱来的,它属于获得性毒素。含有雪卡毒素的藻类黏附在珊瑚表面,小鱼吃下有毒海藻后,大鱼再吃下小鱼,毒素随之积聚在大鱼体内,毒素就是这样通过食物链富集浓缩,因此珊瑚鱼虽然愈大愈名贵,愈能显示食客的排场,但毒性也会愈大,食用的安全风险也就愈高。
人类雪卡毒素中毒的症状一般在食后2小时~10小时出现,病程2周~3周,主要症状有头晕、乏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绞痛、排水样便、唇周麻木、膝关节酸痛、小腿肌肉刺痛、瘙痒感及双手温度感觉倒错,即手触热物有冷感,放入凉水中则有热感或%26ldquo;电击%26rdquo;感觉等。
目前临床上尚无简便有效的方法检测雪卡毒素,诊断主要是根据病人是否进食深海鱼(珊瑚鱼),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和特异性温度感觉倒错等来判断。但早期病人可能只出现胃肠道不适,容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、细菌性食物中毒等。因此专家提醒:进食海鱼后如出现消化系统不适症状时,需首先考虑雪卡毒素中毒的可能。另外,雪卡毒素中毒目前在治疗上也没有特殊方法,多以对症治疗为主。 更多:https://www.bmcx.com/
雪卡毒素中毒对人体危害很大,轻者会有消化道病症状,严重的会出现神经、心血管系统病症以及休克,甚至会导致呼吸系统麻痹而死亡。
更可怕的是,即使痊愈,发病者也可能在数年内都处于%26ldquo;过敏状态%26rdquo;,一旦再进食无毒海鱼甚至饮酒都有可能引起病症复发。
为此,有关部门和专家提醒消费者要慎食珊瑚鱼等海产品,谨防雪卡毒素中毒。另外,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,各类珍贵珊瑚鱼类资源正大幅减少,无论从保护自身健康,还是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,都不要乱食珊瑚鱼。
专家提醒,为安全起见,一定不要吃鱼的内脏。雪卡毒素多会积聚在鱼类的肝脏、胆、卵等内脏,把内脏去掉是一个避免中毒的好方法。此外,由于海鱼一般体积较大,因此简单而言,吃%26ldquo;小鱼%26rdquo;普遍比吃%26ldquo;大鱼%26rdquo;安全。鱼的体积越大,含毒量也会较高。由于%26ldquo;雪卡毒%26rdquo;对鱼本身不会引致任何病症,因此也不能从鱼的外形、肉质、味道来判断是否有毒,加热、冷藏及晒干等办法皆不能把毒素清除。需要提醒的是,食用时还要避免同时喝酒及吃花生或豆类食物,以免加重中毒的程度。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诚华便民查询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联系我们
接口调用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4-2024 便民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
闽ICP备2020022420号-1 闽B2-20210351
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3号